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凡口老留

笃信行动的力量,诠释公益的价值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古村落去来  

2007-03-12 00:41:40|  分类: 看看何妨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 仁化城口的恩村和上寨,是仁化境内乡村古老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村落。这里有岭南蒙氏的发祥地——恩村古民居,参有与文天祥同榜高进的蒙思齐叔侄,被皇上亲授“叔侄亚魁”匾的蒙氏世科祠。恩村蒙氏家庙,
     位于恩村村中心,蒙氏世科祠左侧后,建于宋代绍兴13年,祠堂大门柱子是由丹霞山红岩石条做成,.其历史可追溯到五百多年之悠久。村中有大池塘,村庄依山傍水,明朝古城墙沿河而上。看上去村落周围的自然景色优美,四季都有诗情画意;上寨村的特色则在于古色建筑群的完整保留。同样的古老屋子,这里却完全没有残垣断壁盛世空城的模样,而百米之外看到的老屋仍散发着几分古朴之气。在这个美丽的阳春三月,老凡一行12人结伴而行寻古访今来到这里--七十年前红军走过的地方城口镇。穿梭在那光和影、古与今之间,也是难得的一次大抒雅怀的难忘之旅了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恩村,所见鸡鸭共处煞是和谐景象。我们人类理应与大自然更得和谐相处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恩村蒙氏家庙位于恩村村中心,蒙氏世科祠左侧后,建于宋代绍兴13年,祠堂大门柱子是由丹霞山红岩石条做成,祭祀建筑其历史客追溯到承传中原文化的渊源。

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蒙姓祠堂

 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
        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         隔着荷塘看去,祠堂那端静静卧着的村庄,像是水墨画里对比分明的中景,参差错落地衬在几抹浅淡的青山前。美得好灵气雅致!进得村来,才发现这天光水色花木葱笼很怡人。耳际早就习惯了各种各样的嘈杂,忽然来到恩村,不但呼吸到了干净的空气,而且连声音也变得纯净起来。

 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 随行的慧子和随风两MM义不容辞地为大伙当了一回风光模特。

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对古村的记录,不仅仅是个人兴趣已是一种责任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上寨村的老屋让我们静静地感受那雾霭降临四野的情景,可以静静地倾听田野上春风走过的声响。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时光荏苒可磨平砖石的棱角,星移斗转可以风干碧蓝的海水,时光疯长而老屋却一 直永不褪色的铭刻在我们的心中。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墙上的植物提示着古村现处的年代。

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 黄村长向我们讲诉上寨村百年了村史。

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上寨的村民爱种花,很多人家院子里都种植了杜鹃和茶花。正所谓“花开红树乱莺 啼,风和日丽人意好”啊!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摄友们难敌花团锦簇的诱惑,纷纷上阵抢镜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 每到一个地方,人们总爱把古屋和老人串连在一起。认为那就是一部历史。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 当然小孩也理想当然地成为了乡村人物中的主角了。

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 山花,青草,古屋,蝴蝶,清风,还有那热情好客的村长。为不枉此行干杯吧!

        古村落去来 - 凡口老留 - 凡口老留

         临别时黄村长说,你们要常来乡下走走哦。这样也是构造城乡和谐的表现嘛!

 

     2972576932.gif
       有博友提议:老凡将全体“探古”人员亮它一回相如何?只好遵令了。

     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22)| 评论(38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